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福建省福州市
福建农林大学(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农林大”,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由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福建省重点建设3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高校。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3月29日
一、总则
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坚持“平稳有序、 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招生章程。
二、报名
(一)报名资格
1.港澳地区考生,持有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
2.台湾地区考生,持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
3.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
4.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5.有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
6.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需满足的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我校要求的同等学力的条件,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7.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需满足 的条件: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8.报考法律(法学)专业需满足的条件: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二)报考类别
按照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兼读制)两种。我校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只招收非全日制(兼读制)定向的考生。我校非全日制(兼读制)只招收定向考生。
报名日期:
港澳台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包括网上报名、网上(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4月1日至4月7 日,现场确认(网上确认)须在2024年4月18日前完成,具体时间安排以各报考点公布信息为准。
2.所有考生均应按报考点要求对报名信息进行网上确认并缴纳报考费,具体时间安排以各报考点公布信息为准,请考生按报考点公告完成网上确认手续,逾期不再补办。
(四)网上报名要求
1.考生应在规定报名时间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网址为http://www.gatzs.com.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并按规定上传电子照片。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现场确认、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报名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具体报考专业参见附件1。
(五)网上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均应按报考点要求对报名信息进行现场确认(网上确认),请考生按报考点公告时间内完成现场(网上)确认手续,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时应提交以下报名材料,考点工作人员应进行认真核对。
(1)本人网上报名编号。
(2)有效身份证件。
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复印件。香港、澳门考生需另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复印件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复印件。台湾地区考生需另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复印件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复印件。
学士学位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但须提交应届在读证明原件)或同等学历文凭,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和电子照片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做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按报考点要求缴纳报考费。
5.报考点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考生签字确认后交报考点留存。
6.考生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报名材料副本。
(六)报名地点
各报考点所在单位、地址及联系方式: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联系人:秦彦超,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电话:010-68945819,图文传真:010-68945112。
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联系人:黄建业,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邮政编码:200092,电话:021-65982683,图文传真:021-65988292。
广州: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联系人:陈瑶,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电话:020-38627813,图文传真:020-38627826。
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联系人:李丹华,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号联合出版大厦14楼1404 室,电话:00852-28936355,图文传真:00852-28345519。
澳门: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联系人:邝子欣,地址:澳门约翰四世大马路 7-9 号一楼,电话:00853-2855533,图文传真:00853-28355427。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任选一地报名。
三、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科目:我校今年初试采用教育部统考,考试科目为:Z001综合能力(一)或Z002综合能力(二),考试方式为机考,具体考试科目参见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考试指南参见附件2、附件3。
(二)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2024年5月1日至5月12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和复试。
(三)初试、复试的地点和日期
2024年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初试统考时间为5月12日。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以考点通知为准。
具体复试时间及地点学校将在初试统考结束后另行通知。
四、录取
我校根据考生的报名资料、考试成绩、招生学院和导师意见及体检结果综合评核后,确定录取名单。录取通知书于6月底至7月底函寄考生。
五、入学
新生于2024年9月上旬报到入学。具体日期在“入学通知书”中注明。新生报到时,由学校进行身体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
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书面向学校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六、学制
硕士:一般学制为3年;
博士:一般学制为4年。
七、学费
1.自费全日制研究生、自费非全日制(兼读制)研究生学费参照2024年我校统招硕(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收取,具体以入学当年学校规定为准。
2.学生就读期间可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7〕139号)及《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台湾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7〕140号)的规定申请奖学金,具体以入学当年学校规定为准。
八、学位
课程学习合格、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可获相应的学位证书。
九、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联系部门: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350002
联系人:郑老师
咨询电话:0591—83789215
邮箱:fafuyzb804@163.com
本招生章程由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附件:
资料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福建农林大学地处海上丝绸之路门户、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福州,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福建农林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1952年,两大文脉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省委省政府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2000年10月,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
学校设有20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2万人,其中本科生2.2万余人,研究生1万余人(其中博士950余人)。现有本科招生专业(类)65个,获批卓越农林人才试点专业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先后七次捧得“优胜杯”。
学校现有教职工3145人,其中专任教师2006人。拥有全职在岗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72人(547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50人(117人次),包括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10人、万人计划9人、“长江学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2支和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1支,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学校现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和7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7个学科进入榜单,其中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和风景园林学4个学科进入前10%-20%。6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12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
学校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纵向科研计划项目2700多项,科研经费近10亿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508项,包括杰青2项、优青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部省级成果奖励119项,其中一等奖19项。在全球首次破译甘蔗、四倍体花生、菠萝及睡莲基因组,以第一完成或通讯作者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自然》《细胞》发表学术成果6篇。
学校是菌草技术发明单位,选育出的甘蔗、黄麻、杉木、甘薯、花生、茶叶、蔬菜等新品种和形成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主要产区。获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先后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团队支持计划,构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服务我省乡村全面振兴。
学校是教育部“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有来自39个国家149名留学生在校攻读学位。学校率先对台湾开展单独招生,与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知名高校开展20余个学生联合培养和交流互换项目,学生还可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乡村振兴项目、国际组织项目等资助公派出国留学。学校还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校园三面山林环绕,风景秀丽,鸟语花香。学校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校园产权占地4500余亩,非产权占地1200亩,另有科教基地1200余亩,教学林场5.5万余亩,资产总值46.8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309万册。拥有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345万册。
资料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年6月
厦门大学 | 华侨大学 |
福州大学 | 福建工程学院 |
福建农林大学 | 集美大学 |
福建医科大学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福建师范大学 | 闽江学院 |
武夷学院 | 宁德师范学院 |
泉州师范学院 | 闽南师范大学 |
厦门理工学院 | 三明学院 |
莆田学院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福建江夏学院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